首页 > 开云网页版

索 引 号:    012948413/2024-44655 信息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乡村振兴 / 其他
发布机构:    开云网页版 生成日期:    2024-06-17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艺术点亮乡村”:浦口与16所艺术院校共同开启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文  号:     关 键 词:    1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艺术点亮乡村”:浦口与16所艺术院校共同开启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6月15日,栀子花大会在浦口响堂村举办。在夏季的微风里,在栀子花的清香中,浦口区联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等16所驻宁高校共同发布“艺术点亮乡村”共建计划,打造美术写生实践点,让“写生产业”在浦口落地生根。

以文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赋能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浦口与艺术的新一季约定在这个初夏徐徐开启。

文艺赋能,古村落变身“网红村”

夏风吹过,蝉鸣阵阵,浦口新金社区赵湖村里三两成群的游客正惬意地漫步在传统民居中,不时发出感叹;望向远处,还有坐在溪水边写生的艺术院校学生,时而望着远处观察时而低头描摹……近年来,赵湖村已经成为浦口小有名气的“网红艺术村”,并在2021年成功入选“江苏省传统村落”,2022年入选“中国美丽村镇”。

赵湖村是如何成为“网红艺术村”的?它的“文艺范儿”又来源于哪里?故事要从2021年说起,南艺美术与书法学院师生与浦口文艺工作者们一起,来到赵湖村开展文艺采风系列活动。风采各异的艺术作品,让赵湖村的村民们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家门口的“文艺乡村之美”。

四年来,从采风活动到乡村美术展,从打造艺术堂屋到文化产品创意输出,赵湖村的艺术实践,在润物细无声中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如今,我们赵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村落,作为村民我们内心是真真切切地无比自豪。”赵湖村的老支书马维龙说道。

无独有偶,响堂也是浦口区“艺术点亮乡村”的另一个生动案例。

栀子花香、山谷幽凉,太阳透过树叶在地上打出光斑,一间间民宿错落有致,游客品着咖啡悠享慢生活……今日的响堂,早已看不出昔日偏僻山村、老旧民房的模样。

变化源自2020年,浦口区引进专业团队启动了以“艺术重构乡村”为主题的“响堂计划”。这一计划致力于让小山村成为一个拥有更高附加值的生活中心,从都市性和乡村性两个维度上表达乡愁。特色田园乡村梦从这里点燃、升腾,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响堂探索在山谷里放射出新的光芒。

新理念、新村民、新场景打造出“新赛道”。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因地制宜对村落进行艺术化更新;吸纳一批文艺界新村民入驻,为响堂发展注入新活力;营造山谷艺术、精致露营、村落商业等消费场景,丰富乡村新生活体验。

如今,在“新村民”、乡村规划师的探索下,浦口乡村的美正在逐渐“出圈”。响堂的栀咖啡成为市民游客热衷打卡的网红店、老山北麓的水墨大埝时常迎来全国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佛手湖畔24座由中外艺术家设计的建筑集群为公众呈现了独特的艺术人文景观。  

激发活力,让“艺术村落”在浦口“遍地开花”

坐落老山腹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不老村实现了“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的成功转型;打造乡村艺术堂屋、通过写生把乡村之美跃然纸上,赵湖村摇身变为“网红村”;一杯栀咖啡、一场山谷音乐会,响堂村依靠新理念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浦口区以文化艺术激发乡村活力的探索从未停下。“‘美术写生实践点’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纽带,它不仅连接了文艺工作者与乡村传统文化,还以采风、写生、创作为契机,让更多人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振兴乡村。”浦口区文联负责人介绍,浦口区为“美术写生实践点”提供了老山沿线、长江沿线、汤泉街道三大片区共12个点位,其中包括响堂、不老村、水墨大埝、兰花塘高标田、江坂草圣书乡、新金社区赵湖村等地。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科学合理地规划。2024年5月,浦口区出台《“艺术点亮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方案指出,紧抓举办文艺大讲堂、举办乡村文化活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展乡村阅读活动四大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促进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开花结果”。

如今,先行先试的“艺术村落”已经享受到了“文艺范儿”带来的红利:江浦街道不老居民俗文化体验馆推出了一系列非遗服务和以葫芦为主的非遗文创产品,以“非遗赋能”产业发展,形成从传播、展示到售卖的可持续的产业链;响堂村用一朵栀子花盘活了“花经济”,2023年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各类业态经济收入达2000万元……   

共建共享,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这个夏天,浦口永宁街道的西埂莲乡“又火了”,夜空上方的“璀璨星河”——非遗“打铁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一场火树银花的极致浪漫让游客不断惊呼。非遗传承千年的绝技“火龙钢花”闪耀在西埂莲乡,成就了西埂夏日的绚烂。“每年夏天都来玩,今年有了更精彩的体验,家门口的活动越来越丰富,作为居民我们也会很有幸福感。”村民王宇说。

四年前,响堂村村民孙娟并不理解“文艺赋能乡村”的意义。如今,随着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主理人这些新村民的加入,作为第一批与浦口文旅集团签订租约的村民,她家的房子每年仅租金收益便有10多万元,公婆依靠栀子花每年能有三四万元收入。

“文艺点亮乡村”,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更是以文化力量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江苏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认为,“用艺术点亮乡村”是一份真诚的善意,也是一份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的创意。在艺术加持下,村民走出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识局限,对祖先开垦的这方沃土,对自己参与建设的这片新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爱。这是一份了不起的获得感、满足感的赢取。

近年来,浦口区正以“文化赋能”为切口,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乡村振兴的发展版图之中,打造出各自的核心优势和产业,又成长为助力浦口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逐步探索出一条培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